中国日报9月21日电(记者 马思)鸿蒙操作系统正迎来历史性转折。在9月20日召开的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上,华为向全球开发者与合作伙伴宣布,鸿蒙生态已完成规模化突破,正式迈入“AI原生”。这一转变不仅标志着鸿蒙从生存阶段进入生态繁荣阶段国睿信配,更意味着中国在基础软件领域首次建立起AI原生的操作系统体系。
截至目前,鸿蒙5终端设备数量已突破1700万台,覆盖手机、电脑、平板、穿戴设备、智慧屏等超过60款产品形态,主流互联网应用已完成鸿蒙适配,上架应用和元服务数量突破3万,标志着鸿蒙生态已跨越“可用性”门槛,进入“好用性”提升新阶段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开源鸿蒙(OpenHarmony)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底座,汇聚9200多名社区开发者,代码量超过1.3亿行,衍生出1300多款软硬件产品,在金融、交通、教育、能源、航天等行业落地70多个发行版,开源鸿蒙已成为千行万业的数字底座。
在体验创新领域,存在着一个“微笑曲线”理论能够阐释用户黏性的变化。用户都要经历对操作系统从一开始对它好奇,到体验低谷,再到习惯后的信任巅峰,现在回过头来看,鸿蒙生态已经穿越了微笑曲线的底部。
鸿蒙 5的发布彰显出华为在系统架构层面的根本性创新。与传统操作系统将AI作为附加功能不同,鸿蒙从设计之初就将AI深度植入系统内核,实现从“功能驱动”到“意图驱动”的范式转移。最新测试的小艺智能体将成为这场变革的核心载体,展现出接近人类项目经理的任务处理能力。无论是20分钟生成万字行业报告,还是一句话完成旅行行程规划与预订,小艺都能自主分解任务、调用工具、执行闭环,从根本上重构人机交互体验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小艺展现出多设备无感协同的强大能力。借助鸿蒙分布式架构,小艺能够跨越手机、车机、智慧屏等设备边界,实现任务的自然流转与服务接续。当用户在车内发现美景,可直接通过车载语音调用摄像头拍摄,回家后只需对智慧屏说“我要看今天车上拍的照片”,系统便能自动推荐并投屏显示。这种打破设备孤岛、以人为中心的体验国睿信配,正是鸿蒙“一个系统,多端协同”理念的生动体现。
正如华为近期发布的面向智能世界2035十大技术趋势所说,手机App正从独立的功能实体,转变为由AI智能体驱动的服务节点。用户只需给出指令,AI智能体将调用相关服务节点,为用户提供极致体验。随着大模型的发展,AI智能体将从执行工具演进为决策伙伴,驱动产业革命,小艺智能体正在加速这场革命的到来。
同时,为加速AI生态繁荣,华为正式启动“天工计划”,投入10亿元资金和资源,用于支持AI原生应用、意图框架和智能体开发。同时开放小艺智能体开放平台,提供4种开发模式、50多个开发组件、10个AI能力Kit以及240多个标准意图接口,甚至支持通过自然对话创建智能体,极大降低开发门槛。该计划目标孵化超过1万个AI原生元服务、1000多种意图框架和5000多个智能体,构建完整的AI应用生态。
鸿蒙生态的意义远超消费电子领域。作为新一代数字底座,开源鸿蒙正在赋能千行万业的数字化转型。在工业场景实现设备协同管理,在智慧城市构建物联感知网络,在金融行业提供终端安全管控——鸿蒙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技术支撑。其统一架构、分布式能力和原生AI特性,为实体经济智能化升级提供底层基础。
回顾鸿蒙发展历程,从质疑声中诞生,在封锁下突围,如今已成长为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。这个过程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技术突破,更是中国数字产业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缩影。鸿蒙生态的繁荣证明,在操作系统这类基础软件领域,中国有能力打破垄断,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技术体系。
鸿蒙生态不是华为的独角戏,而是与千行百业、广大开发者共建共享的生态。目前鸿蒙已收到超过1000万条用户反馈,96%的问题得到快速闭环,这种开放共建的态度正是生态加速发展的关键。随着“天工计划”的推进和AI原生创新的深入,鸿蒙正在开启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——一个由中国人自主研发、真正以AI为核心的操作系统时代。
来源:中国日报网
加杠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